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新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题,对全面依法洁国进行专章论述,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方向目标、工作布局和工作重点。个人体会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就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来武装头脑、转变思维、推动实践。
一、武装头脑,进一步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党的二十大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表明了将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治理方式。
反复阅读报告的第七章,深入领会法治建设的地位作用、总体要求和工作安排,重点要从五个方面理解:一是遵循法治之“纲”,这个“纲”就是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法治建设总体要求。二是立好法治之“规”,这个“规”就是报告提出的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紧扣法治之“重”,这个“重”就是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四是凸显法治之“要”,这个“要”就是报告提出的严格公正司法。五是夯实法治之“基”,这个“基”就是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学思践悟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要充分认识到,党的二十大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在全局工作中的坐标定位,明确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
二、转变思维,进一步涵养法治精神
一是要强化法治观念、有限意识。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的公权力有边界,绝不是政府无所不管、政府权力无限、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同样,人社部门也是有限部门。我们要顺应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形成法治思维,崇法知畏,确保事业发展安全,确保干部安全。
二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依法履职,不可越俎代庖。坚持政务公开,打造法治人社、阳光人社,及时公开人社经办服务事项的办理内容、对象、范围、时限,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要坚持为所当为、不失己任。要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抓实抓好,把该管的事情管严管好,切实将人社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到位。规范就业资金、社保基金、职称评审、资格考试、技能鉴定、招聘录用等方面的经办和服务工作,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四是要严禁当为不为、为所欲为。信仰法治、厉行法治,要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履行人社部门职能。该下放给基层、行业或市场的一律放开,不插手、不添乱,严禁越雷池、逾红线。
三、实践转化,进一步推进“法治人社”建设
党的二十大188体育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结合人社部门实际来贯彻落实,重点是要依法行政促进公平,推动人社系统法治化建设,全面提高“法治人社”建设水平。
一是抓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人社系统蔚然成风,确保人社系统行政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实行“谁执法谁普法”,大力宣传人社法律法规。
二是抓制度。健全法规制度,坚持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与评估,“三重一大”等重大行政决策把好法律关口,在签订政府合同、处理涉法事项和行政争议案件方面,确保依法合法。
三是抓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理顺部门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人社部门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严格依法行政,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落实政务公开,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公平正义。
四是抓创新。推动数字法治人社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深入推进“互联网+”执法和监管。